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學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風采|走近選調弘揚西遷精神,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

            文章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團委投稿
            字體:
            發布時間:2023-08-16 12:41:56
              《新江南網》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追蹤網絡熱點,關注民生動態,傳播江南文化,倡導網絡新時代!
            http://www.mystuffinabox.com/歡迎您! 

            ☆ 新江南網 ☆歡迎您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實踐風采|走近選調弘揚西遷精神,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振興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2023年8月7日,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飲水思源”實踐團前往江蘇省南通市國家級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南通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海安市委組織部、開發區黨群局以及海安市選調生、優秀青年人才一起開展“揚帆起航”四季活動,本次活動分為理論學習、主題交流和實地觀摩三個部分。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1+“揚帆起航”四季活動之海安市選調生、優秀青年人才交流會+馬鑫杰提供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南通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王亮亮就應急管理工作做主題為“防風險、除隱患、強應急,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內容分享。他指出應急管理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內容一是認清一個形式,真正感受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危機感,二是統籌兩件大事,切實增強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緊迫感,三是做好三塊工作,推動安全本質水平穩步提升。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隨后,實踐團成員明傳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西遷精神”進行宣講,一行人共上黨課,共同學習,從“西遷精神”中汲取精神養分。實踐團成員儀洋圍繞我國“雙碳”目標、國內外技術現狀以及能動學院研究技術現狀三方面對“雙碳”背景下的工業應用進行內容分享。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座談會上,海安市選調生、優秀青年人才代表進行發言,結合工作經歷分享選調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吳振宇,現掛職海安市人民法院第二聯黨支部副書記,他圍繞“五顆心”做內容分享,即初心、衷心、民心、奮進之心和青年之心,認為權力來自于人民,政法機關工作者要以人民為中心,司法為民,俯下身來,多和老百姓打交道。南通市自然資源管理局許如國,現掛職高新區海安街道復興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他從初心、成長和感悟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分享,就為什么選擇選調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不同崗位中鍛煉能力,不負青春、不負選調!海安市雅周鎮黨群局李姝提出她認為的選調工作最難的三道關,即方言關、能力關和思想關。針對這些問題,她通過走村入戶、記錄會議和公眾號學習等方式不斷攻克難關,總結道:“選調工作是在迷茫中仍然前進,在風雨中仍然開花,對于未來要不負初心,不負時代。”海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局王國慶對于在鄉鎮工作提出三點心得體會,一是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水平;二是拓寬思路,提升工作效率;三是改變作風,提升責任擔當。海安市南莫鎮便民服務中心韓晨晨進行了主題為“奔赴基層山海,青春揚帆逐浪”的分享。對于過去兩年的工作,她提出學會用三個“不”字打破隔閡;對于未來,她希望做一條逆流而上的帆船,敢為人先,展現青春力量。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海安市組織部孟誠就目前選調生和優秀青年人才現狀發言。他介紹目前隊伍年輕化,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進入到隊伍當中;其次,目前整體成長的大環境越來越好,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得到提拔,隊伍更加壯大;對于未來的選調生和優秀青年人才情況,他提出我們應堅定信心,前途一片光明!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會后,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飲水思源”實踐團與海安市選調生、優秀青年人才共同前往江蘇省海安市城東鎮新立村、愛凌村、石莊村實地觀摩學習。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在新立村黨總支書記張懷棟帶領下,一行人前往新立村參觀學習。實踐團成員們注意到曾經的新立村村營收入不足10萬元,無資源、無產業、無特色。就這一難題,新立村黨總支積極決定開發“土”資源,領辦合作社政策,用集體種田的“土方法”打開鄉村振興的“致富門”。2019年2月,新立村創辦海安開發區第一家合作社,并依托村級電商平臺,新立村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展望未來任重道遠,新立村集體農場將繼續發揚優良的奮進精神,繼續堅持打造“黨建+產業”品牌,以“產業鏈”帶動“致富鏈”的工作思路,通過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向共富之路。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2+張懷棟書記介紹新立村情況+馬鑫杰提供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3+實踐團成員參觀新立村合作社+馬鑫杰提供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隨后一行人前往愛凌村服務中心,在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儲瑞龍介紹下觀摩學習。在參觀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愛凌村曾經是經濟薄弱村、組織渙散村,通過黨建引領,抓基層治理,創新鄉村治理舉措,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讓鄉村發展的活力在黨建引領下不斷釋放,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強大效能。如今愛凌村已被確定為南通市鄉村振興治理有效先進培育村。談到未來目標,儲瑞龍表示“我們要以建設美麗‘家園’、綠色‘花園’、產業‘果園’、農民‘樂園’為載體,把愛凌村打造成‘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的美麗鄉村。”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4+儲瑞龍書記介紹愛凌村情況+馬鑫杰提供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最后,一行人在石莊村黨總書記陳亞冬帶領下前往石莊村觀摩學習。曾經的石莊村也面臨產業結構單一、村級經濟基礎薄弱的問題,唯一的特色產業大馬士革玫瑰園因投資方管理不善,撤資走人,玫瑰園成了“爛尾樓”,無人敢接盤。近年來,石莊村始終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有效途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資源,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實現村集體組織優勢,在“特”字上找出路、在“專”字上做文章,發展特色種植產業,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下一步,石莊村將繼續堅持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電商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做好“土特產”文章,爭當“石莊干將”,圍繞“石”全十美鄉村振興示范點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打造玫瑰文化、玫瑰、葡萄采摘等農文旅項目。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5+陳亞冬書記介紹石莊村情況+馬鑫杰提供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6+實踐團成員觀看紀錄片+馬鑫杰提供
             
            在觀摩學習中,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群局儲開銀總結三點:一是敢做敢想敢拼,針對所在的問題面臨的困難,要積極應對,敢為人先;二是領導班子對于發展的重要性,要想民之所想,真正的為鄉村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三是激勵大家繼續學習、不斷學習,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不斷自我更新。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07+實踐團成員在石莊村合影+馬鑫杰提供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通過觀摩學習,實踐團成員紛紛表示收獲良多,更加堅定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決心,飲水思源,做“西遷精神”的踐行者,要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自我更新,不斷提升素質,更好做黨和國家事業的棟梁!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作者姓名:儀洋、李晗冰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所在單位:西安交通大學團委RVn新江南網 | 江南第一門戶網站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匿名評論
            • 評論
            人參與,條評論